1.人才培养成果丰硕
成果实践期内,青岛大学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实现了量的快速飞跃和质的显著提升:
(1)信息技术类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12项,占全校获奖总数的比例超81%,本科生竞赛获奖率从不足15%增长到70%;
(2)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6-2020年全国综合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青岛大学奖项数列全国第4位;
(3)2019年学生获ACM CIKM AnalytiCup世界冠军;
(4)获国家级与省级大创项目数量达210项,1010多名毕业生入职华为等信息技术企业;
(5)本科生年发表论文数增长8倍,达104篇;
(6)本科深造率由不足18%增长至48%,列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其中70%以上被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录取,40多名学生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国外名校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
2.教学改革成绩突出
成果在项目、课程、教材、论文、奖励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突出的教学研究成果:
(1)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山东省重点教改项目等18项;
(2)获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等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大数据分析方法》等山东省一流课程22门;
(3)出版《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等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获国家级教材二等奖1项、山东省优秀教材奖励5项;
(4)获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5)在《学习时报》《教育教学论坛》等发表论文55篇。
以成果为支撑,2022年青岛大学创新创业学院获评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3.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成果被推广应用到扬州大学、齐鲁工业大学等25所省内外地方高校,为其专业教学改革、学科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提供了支撑,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较高的影响力。

成果先后受邀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高峰论坛等进行了20余次交流发言,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有效辐射。
4.媒体社会反响热烈
成果人才培养成效受到海信、芯恩、特锐德、山东港口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的高度肯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入职华为、字节跳动等50多家信息技术企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成果被教育部网站、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在线、新浪网等媒体210余次报道,引发社会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5.领域专家高度肯定
由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秘书长、清华大学武永卫教授,教育部电气类教指委秘书长、东南大学吴在军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四川大学张红伟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委员、吉林大学魏晓辉教授,国家杰青、教育部计算机类教指委委员、中国科技大学陈恩红教授,长江学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张进成教授,教育部电子信息类教指委委员、南京邮电大学张玲华教授7位专家对成果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成果“创新性好、可复制性强,对地方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具有进一步的推广价值”。